作为仲恺高新区大型文化品牌系列征集活动,【微美仲恺】已经开展到了第三届,获奖结果已于2月23日在西子湖畔论坛、仲恺微生活微信号向全社会公布。>>>点击查看颁奖现场
小编备受感染,也从企业、学校、重大项目等方面挖掘了部分仲恺的老照片,一起重温仲恺那时的美好时光。
本期【微美仲恺】之“我们的老照片·讲述仲恺的故事”邀约到了莫家拳第八代传人——莫玉林师傅,为我们讲述关于莫家拳的故事。
鬼脚、过门脚、后蹬腿、穿心脚、镰脚、扫蹚腿、连环脚、蹬腿、虎尾脚……时而前进,时而侧转,同时保持着震脚、大喝,至阳至刚,虎虎生威。没错,这就是以腿法见长的广东五大名拳之一的莫家拳。
△火岗村莫家拳传承过程
沥林火岗村莫家拳传说创自莫达士。公元1644年,明朝崇桢皇帝自缢于北京景山,政权为李自成的大顺政府所夺。噩耗传来,朝野震动,清兵乘势南下,东莞张家玉等人起兵抗清,南明隆武政权与永历政权争为宗主,流匪四起,南方两广地区拢乱60多年始息(康熙《东莞县志》:东莞四郊拢乱四十余年而后定)。莫达士父亲莫福田时当13岁,因兵乱由火岗村避难寄迹今惠阳县(现仲恺高新区)沥林镇火岗村。后娶何氏为妻,生莫硕士、莫达士二子。传言莫达士曾学艺于少林寺,技成后返回火岗村,因火岗村全为莫氏族人,于是开宗创派称为“莫家拳”。
<iframe class="video_iframe" data-vidtype="1" allowfullscreen="" frameborder="0" height="417" width="556" src="https://v.qq.com/iframe/preview.html?vid=d0379ah49al&&auto=0" style="max-width:100%;"></iframe>
△点击查看莫家拳完整介绍视频
△莫家拳训练遗迹
历经九代传承,流传于珠三角、东南亚等地
莫家拳主要流传在惠州、东莞、广州、佛山、顺德等地,并传播到香港、澳门、东南亚、英国、美国、丹麦等地区,现已传承至第九代。
△文书上记载的莫家拳传承史
火岗村莫家拳家传排列
由于资料的缺失,现如今只能找到第七、第八、第九代的部分传承人图片,第六代及以前的传承人未能找到。下面是部分传承人的风采展示。
第七代传承人莫炳扬
第八代传承人莫发光,挂上60斤石履健步如飞!
△图片来源于东江时报
第八代传承人莫防通(左)、莫玉林(右)
第九代传承人莫立廷(左)、莫善庆(中)、莫煜杰(右)
要习武必吃苦,古老练习工具竟是60多斤的石屐
莫玉林师傅今年52岁,是莫家拳第八代传人。他7岁便开始跟着伯公莫锦秀和太叔公莫清太学习基本功,直到18岁才跟着莫炳南学莫家拳套路。“莫家拳最注重的是脚上的功夫,所以基本功很重要,没个5、6年功夫,你很难将莫家拳打好。”
在数百年前,前辈们为了锻炼脚法,曾打造了重60斤的石屐,穿着它在地上走步,从而锻炼腿部力量。“但是到了我这一代,已经没有人穿石屐来练习了。”莫师傅感叹道。
“拳重百斤力,脚重千斤力”,练好了腿工才算掌握了莫家拳的精髓。从7岁开始,莫师傅为了练习腿部力量,每天晚上吃完饭都要花4个小时扎马步,经常酸痛到连上厕所都难。现在莫师傅依然坚持练习,为了锻炼腿的灵敏度,他每天都要踢沙包。
“这根柱子就是用来练桥(练手臂),刚开始的时候整个手臂都会打得又红又肿。”莫大哥在给我们介绍柱子用处的时候还给我们看了看他的手臂,因为肌肉已经硬了,也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红肿。
莫家拳出名“狠”,历代拳馆墙上还残留打墙遗迹
“过门脚、穿心脚、后蹬腿,这叫莫家三脚,威力很猛。”莫师傅激动地介绍莫家拳的猛招,在第一代拳馆遗址里,还残留着“穿心脚”、“篡桥直马锤”的打墙遗迹。
△莫家拳第五代传人,莫延年练武打墙遗迹
△“穿心脚”痕迹现在仍清晰可见
说起拳馆的变更,实际上已历经三处变更,但真正有迹可循的莫家拳馆只有两处,就是第一代拳馆和现在的拳馆。
虽说莫家拳是嫡传的,但是从第三代传人开始,莫家拳就已经开始向外教授了,只要是火岗村的莫家人,都可以来学习莫家拳。刚开始大家就在现在拳馆前的篮球场上练习,后来就开了第一代拳馆,可惜现在这个拳馆已经废弃多年,无人问津。
△第一代拳馆,已废弃多年
这里是现在的莫家拳馆。莫家拳拳馆是上世纪80年代由一个仓库改建而成的,约50平方米,馆内摆满刀、枪、剑、棍等十八般兵器,墙上的一些记录和一两件古旧的兵器,在默默述说着它的历史。
△现在的莫家拳拳馆
△卓溪莫公祠,莫家子弟曾经也在这里练过拳
2015年入选省级非遗,火岗村莫家拳协会成立
2013年4月10日,惠州市体育局丶市武术协会组织专家团队考察"广东名拳-莫家拳"发源地沥林火岗村。
△莫家拳申请非遗时,专家团队来到沥林火岗村考察
△莫家拳弟子演练
2015年莫家拳入选省级非遗,同年9月19日,火岗村莫家拳协会成立挂牌。
为发扬莫家拳,传人们走上展演路
2013年惠州市“园洲东江广雅学校杯”传统武术醒狮比赛,沥林镇火岗村莫家拳代表参与了比赛。
2014年6月19-20日,"莫家拳"走进上海推广展示活动,成功把"莫家拳"带进上海外滩丶上海世博会中国馆、上海体育学院。
2014年8月7日,火岗莫家拳馆带着《莫家拳雄风》节目参与了仲恺高新区第五届“体育节”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广场舞比赛。
2015年7月18日,参加“中华武艺研讨会高峰论坛之英雄出少年”活动,莫玉林在“名家武艺汇演”现场展示了“莫家拳”。
莫家拳以前在广东曾闯下莫大的名声,但在早些年却差点断绝传承。莫玉林说,从“文革”后到本世纪初,莫家拳在火岗村几乎无人习练。“也就是这几年,大家都开始觉得传统要传承,要继续抓起来。”于是莫家拳又一次走进了大家的视野。
但由于练习场地过于简陋,人力有限,大家白天要上班、上学、忙农活,要抽出时间来练习莫家拳已成为一个大问题,加上资金匮乏,谁可以来继承莫家拳,把它发扬光大呢?从莫大哥眼里能够看到一丝丝的忧虑。
【结语】莫家拳是惠州仲恺的传统文化,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愿意去守护的心。虽然现今社会已无需用莫家拳术来保卫自己,但就是这四方水土养育了我们的中华武术魂,练拳不仅强身健体,还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,愿这武术魂,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