购物车0

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,赶紧选购吧!

东莞这里有个60多年历史的山顶茶场,变身网“红”打卡点!

日期:2023-03-24 22:16:29 人气:184 收藏


新朋友点击「莞香花开」可快速关注

快来打卡!

东莞这里有一片60多年历史的茶场

正是采摘的好时候



眼下正是采摘春茶时

大迳古老的云雾茶场石屋里

堆满了新鲜采摘的春茶

屋内茶香四溢


近30亩茶场


大迳云雾茶场石屋位于海拔550米高的大岭山山顶,茶场周边种有近30亩、有着六十多年树龄的茶树。这片老茶树归属于大迳居委会。这个有着古老石屋和老茶树的茶场距今已有约62年历史。


历经被承包、被荒废后,最近几年,大迳居委会通过修路、扩大种植规模等重整茶场,计划在茶场注入革命老区的“红色”文化,打造“红色”旅游休闲基地。


云雾山石屋

曾获省茶叶评比赛一等奖


最近,大迳云雾茶场的茶树嫩芽勃发,正是采摘春茶的好时机。近30亩春茶,一般连续采摘约两天后,再隔约5天,采摘第二次,就结束了。为了抢摘茶叶,大迳的一帮姐妹花加入了采摘队伍。她们对这里的茶树充满了感情。姐妹们说,“这里的茶树早在1959年种下,曾为我们村赢得荣誉,打响大迳招牌。”



大迳姐妹花帮忙收茶


据了解,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大迳云雾山茶场有300多亩,当时村民李天培、李运来带着“大迳云雾山茶”参加广东省茶叶评比赛,并获得一等奖。自此,“大迳云雾山茶”的名气一炮打响。至八十年代,茶场被大迳人李寿长承包后,茶叶仍供不应求。


刚采摘的春茶


李寿长回忆,他是在1982年开始承包这个茶场的,“当时看中了‘大迳云雾山茶的名气。”果不其然,从这个茶场出来的茶叶,每次都很快卖光。但1991年后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人工上涨厉害,成本越来越高,李寿长不得不放弃茶场。自此后,茶场被荒废了二十多年。


春茶喜丰收


至2013年,大迳居委会才正式收回茶场,并委托大迳人李茂祥作为茶场场长接手管理。李茂祥回忆,“刚接手时,茶场杂草丛生,茶树产茶率低。经过多年的科学管理后,产茶的质量和数量都明显提上去了。”

重整茶场,注入“红色”文化


大迳云雾山茶场,四周青山绿水,生态环境优越。春、秋两季间,山顶常有云雾缭绕,雨露丰滋,受益于阳光、水分、土壤、空气等诸多因素,茶树的叶型肥厚,叶片稍长,青绿而匀齐,长势茂盛。大迳云雾山茶可加工成绿茶、色种茶及红茶,以红茶为主,其汤色清澈明亮,滋味醇清甘甜,经久耐泡。饮后,口齿留甘,沁人心脾,滋人肠胃,其风味及作用别具一格。


可加工成绿茶、色种茶及红茶


眼见茶树越发蓬勃,大迳居委会便开始着手重整茶场。2013年,居委会从茶场的山脚下修建了一条可容小车通行的水泥路,水泥路直达茶场的山腰位置。这大大减少了上下山时间,方便肥料茶叶运输等。李寿长回忆,“以前承包茶场时,人工大的原因就在于从山下到茶场至少要一个多小时,现在修路后,仅需要三十分钟左右。”


修建的水泥路,可供小车通行


最近几年,大迳居委会在茶场不断补种茶树,扩大茶场的种植规模,计划茶叶数量上来后,再重塑“大迳云雾山茶”品牌,正式推向市场。“如为‘大迳云雾山茶’设计LOGO,包装等等。近几年,居委会也把‘大迳云雾山茶’作为接待专用茶,多方取经,试水茶叶市场。” 大迳居委会工作人员李女士说。


前往茶场的山路风景迷人


沿途树枝有驴友悬挂的红丝带


李女士透露,大迳是革命老区,而云雾山茶场也是革命老区的其中一个乡村振兴项目,居委会计划扩大茶场,注入“红色”文化,传扬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,把这里打造成“红色”旅游休闲基地。“现在,在上茶场的路上,会有很多写着‘东纵路’的红丝带挂在树枝上,已有不少驴友来体验当年革命先烈走过的路,他们一般上到茶场先整合,再继续往前走。整合茶场资源,注入‘红色’文化,宣讲革命精神,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‘红色’教育基地。”


古老的云雾石屋茶场引来不少人打卡


还等什么?

约上小伙伴快来打卡!


正品行货放心选购
天天低价畅选无忧
多地直发极速配送
七天无理由退换货
4008230838
工作时间:09:00 - 18:00
好友
朋友圈
收藏夹